一、专业简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隶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关学科为机械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个能源、环境与自动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前身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包括“电厂热能”、“锅炉”等专业学科。2001年教育部能源与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认为专业名称太抽象,不能反映专业内容,建议更改专业名称。2002年,浙江大学率先向学校提出将专业名称更改为“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一方面能源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另一方面,环境和系统工程都反映出专业要求的环境保护和自动化理论知识。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于2013年批准设立,于201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15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转型试点专业。
二、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如下:
本专业培养适应“节能减排”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以基于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导向,培养具有能源动力与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我国能源环境系统工程领域,从事火力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核电厂等能源利用领域及燃料利用过程中污染物控制设施的运行、调试、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继续深造后能从事能源动力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分为五个:
目标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目标2:具有终身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3: 具有从事工程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目标4: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运行、设计、调试与开发的标准、规范,熟悉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领域等方面的法津、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目标5: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化石燃料、先进能源系统、核能等高效清洁利用以及能源利用过程中污染物控制问题的综合专业技能和进行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能源利用工程与污染减排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能源利用工程与污染减排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能源利用过程问题特别是火力发电等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系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能源与环境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能源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表1 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
四、主干学科
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二级学科: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五、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1.热工基础;2.热力系统工程;3.锅炉原理;4.汽轮机原理;5.电工及工业电子学;6.燃烧学;7.流体力学;8.流体机械;9.控制工程基础;10.集控运行;11.能源动力测试技术。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项目 |
执行学期 |
周数(学时) |
学 分 |
备 注 |
课 内 |
德育实践 |
入学教育 |
1 |
1 |
0 |
“入学教育”和 “毕业教育”可在执行学期内穿插、分散进行,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可不计学分。 |
毕业教育 |
8 |
1 |
0 |
军训 |
1 |
2 |
2 |
物理实验 |
3、4 |
(36) |
1.5 |
教学实习 |
工程训练B |
3 |
2 |
2 |
课程设计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5 |
2 |
2 |
换热器计算设计 |
5 |
2 |
2 |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
6 |
3 |
3 |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
7 |
3 |
3 |
热力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
7 |
2 |
2 |
科研训练 |
热工实验 |
5 |
2 |
2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综合训练 |
6 |
2 |
2 |
认识 实习 |
4 |
2 |
2 |
生产实习 |
7 |
2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16 |
16 |
课 外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社会实践 |
|
4 |
2 |
公益劳动 |
|
2 |
1 |
创新创业实践 |
|
|
3 |
合计 |
48(36) |
47.5 |
七、学制、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学制:学制4年 学位:工程学士
表2 课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开课模式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 论 |
实践(实验) |
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 |
61 |
1.5 |
36.3 |
选修 |
4 |
0 |
2.3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 |
必修 |
33 |
11 |
25.4 |
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 |
必修 |
8.5 |
31 |
22.8 |
选修 |
10 |
0 |
5.8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必修 |
5 |
8 |
7.5 |
小计 |
必修 |
159 |
91.9% |
理论 |
121.5 |
70.3% |
选修 |
14 |
8.1% |
实践 |
51.5 |
29.7% |
合计 |
173 |
表3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
学分/学时,周数 |
理论教学(含实验)课程 学分/学时 |
独立开设的实验(实践)课程 学分/周数,学时 (实践环节) |
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部分 |
自然科学类 |
22.5/360 |
1、高等数学Ⅱ* 11/176 2、线性代数B 2/32 3、普通化学* 1.5/24 4、大学物理Ⅲ* 5.5/88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2.5/40 |
1、物理实验Ⅱ 1.5/36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15/272 |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实践 2/32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实践 3/48 3、形势与政策 2/64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实践 3/48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实践* 5/80 |
1、军训 2/2 |
工具类(计算机、外语等) |
18/288 |
1、大学计算机 2/32 2、英语* 12/192 3、计算机程序设计(VB) 4/64 |
|
体育类 |
4/128 |
1、体育 4/128 |
|
工程导论 |
1.5/24 |
1、能源与环境导论 1.5/24 |
|
选修部分 |
人文社科类 |
≥1学分 |
通识选修部分(原公共选修部分)合计选修不低于4学分,64学时 【参见公共选修课程一览表】 |
|
艺术体育类 |
≥1学分 |
经济管理类 |
≥1学分 |
通用科技类 |
≥1学分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部分 |
|
33/528 |
1、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4/64 2、热工基础* 6/96 3、工程力学Ⅱ 3.5/56 4、电工及工业电子学B* 3.5/56 5、流体机械* 2/32 6、燃烧学* 2.5/40 8、流体力学B* 2.5/40 9、控制工程基础 3/48 10、集控运行 2/32 11、机械设计基础B 4/64 |
1、专业认识实习 2/2 2、热工实验 3/3 3、工程训练B 2/2 4、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2 5、换热器计算设计 2/2 |
专业与专业方向 |
必修部分 |
|
8.5/136 |
1、锅炉原理* 3/48 2、汽轮机原理* 3/48 3、热力系统工程* 2.5/40 |
1、专业生产实习 2/2 2、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3/3 3、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3/3 4、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综合训练 3/3 5、热力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2/2 6、科技文献检索与英文写作 2/2 7、毕业设计 16/16 8、毕业教育 0/1 9、入学教育 0/1 |
选修部分 |
院级选修课 (至少选10学分/160学时) |
10/160 |
1、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1.5/24 2、核能发电原理与技术 1.5/24 3、能源动力测试技术 1.5/24 4、储能原理与技术 1.5/24 5、CAD制图基础 2/32 6、热电联产及供热 1/16 7、电厂金属材料 1/16 8、烟尘污染控制技术 1.5/24 9、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1.5/24 10、分布式能源系统 1.5/24 11、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1.5/24 12、土建基础 1/16 13、能源管理与节能 1/16 |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必修部分 |
素质拓展类 |
4/100 |
1、军事理论 1 /36 (24+12) 2、航空航天技术博览 1/16 3、大学生心理健康 1/16 4、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指导 0.5/16 5、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0.5/16 |
1、社会实践 2/4 2、公益劳动 1/2 |
创新教育类 |
1/32 |
1、大学生创新基础 0.5/16 2、大学生创业基础 0.5/16 |
1、创新创业实践 3.0 |
学分小计 |
121.5/2092 |
51.5/(36学时+52周) |
备注:标*的课程为该专业学位课。
八、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
九、教学进程表
月 |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
学年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一(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月 |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
学年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一(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分散进行( ) 军训 ★ 电工实习 * 专业实习 △ 课程设计 ◆ 工程训练 ▲
综合训练 # 上机实习 ■ 考试∣ 假期 〓 机器测绘 ● 综合实验 ○
教学实习 $ 技能实习 □ 认识实习 ◇ 拆装实习 & 生产实习× 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
十、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表
第一学期实施方案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周) |
讲课 |
实践 |
1190001021 |
中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实践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40 |
8 |
C |
3 |
2 |
英文: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and Practice |
1190004021 |
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实践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40 |
8 |
C |
3 |
2 |
英文: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and Practice |
1220000005 |
中文:体育I |
体育类 |
必修课 |
2 |
30 |
C |
1 |
2 |
英文:Physical Education I |
1140001006 |
中文:高等数学I(1)* |
自然科学类 |
必修课 |
88 |
0 |
S |
5.5 |
6 |
英文:Advanced Maths I(1) |
1260001032 |
中文:大学计算机 |
工具类(计算机) |
必修课 |
22 |
10 |
C |
2 |
2 |
英文:College Computer |
1140005006 |
中文:普通化学 |
自然科学类 |
必修课 |
16 |
8 |
C |
1.5 |
2 |
英文:General Chemistry |
1150001001 |
中文:英语(1) |
工具类(外语) |
必修课 |
64 |
0 |
S |
4 |
4 |
英文:College English 1 |
1190005021 |
中文:形势与政策1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4 |
4 |
C |
0.25 |
1 |
英文:Strategy and Policy (1) |
1060002004 |
中文: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1)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52 |
12 |
C |
4 |
4 |
英文: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Engineering Drawing(1) |
4060000001 |
中文:军训 |
素质拓展类(实践) |
必修课 |
|
|
C |
2 |
2周 |
英文:Military Training |
1340001013 |
中文:军事理论 |
素质拓展类 |
必修课 |
24 |
12 |
C |
1 |
3 |
英文:Military theory |
1120003031 |
中文:入学教育 |
实践环节 |
必修课 |
10 |
1周 |
C |
0 |
穿插分散进行,含安全教育12学时 |
英文:Entrance education |
第一学期建议最低修读 26.2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26.25学分,选修课程: 0学分 |
第二学期实施方案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周) |
讲课 |
实践 |
1150001002 |
中文: 英语 (2) * |
工具类(外语) |
必修课 |
64 |
0 |
S |
4 |
4 |
英文:College English (2) |
1190005022 |
中文:形势与政策2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4 |
4 |
C |
0.25 |
1 |
英文:Strategy and Policy (2) |
1140001007 |
中文:高等数学I(2)* |
自然科学类 |
必修课 |
88 |
0 |
S |
5.5 |
6 |
英文:Advanced Maths I(2) |
1140004011 |
中文:大学物理III(1)* |
自然科学类 |
必修课 |
48 |
0 |
S |
3 |
3 |
英文:College Physics Ⅲ(1) |
1140002002 |
中文:线性代数B |
自然科学类 |
必修课 |
32 |
0 |
S |
2 |
4 |
英文: Linear Algebra B |
1260001033 |
中文:计算机程序设计(VB) |
工具类(计算机) |
必修课 |
36 |
28 |
S |
4 |
4 |
英文:Computer Program Design (VB) |
1220000006 |
中文:体育II |
体育类 |
必修课 |
2 |
30 |
C |
1 |
2 |
英文:Physical Education II |
1190004011 |
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必修课 |
16 |
0 |
C |
1 |
16 |
英文: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
1208100904 |
中文:大学生创新基础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必修课 |
16 |
0 |
C |
0.5 |
2 |
英文: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Foundation |
1080006080 |
中文: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必修课 |
16 |
0 |
C |
0.5 |
2 |
英文:Career and Development Pla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
第二学期建议最低修读 21.75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21.75学分,选修课程: 0 学分 |
第三学期实施方案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周) |
讲课 |
实践 |
1140004012 |
中文:大学物理III(2)* |
自然科学类 |
必修课 |
40 |
0 |
S |
2.5 |
4 |
英文:英文:College PhysicsIII(2) |
1150001005 |
中文:英语(3) |
工具类(英语) |
必修课 |
32 |
0 |
S |
2 |
3 |
英文:College English(3) |
1190002021 |
中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实践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40 |
8 |
S |
3 |
2 |
英文:An Introduction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xism and Practice |
1190005023 |
中文:形势与政策3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4 |
4 |
C |
0.25 |
1 |
英文:Strategy and Policy (3) |
1140002005 |
中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自然科学类 |
必修课 |
40 |
0 |
S |
2.5 |
4 |
英文: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 |
1030102013 |
中文:工程力学II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56 |
8 |
S |
4 |
4 |
英文:Industrial MechanicsII |
1220000007 |
中文:体育III |
体育类 |
必修课 |
2 |
30 |
C |
1 |
2 |
英文:Physical Education III |
1120001149 |
中文:能源与环境导论 |
工程导论 |
必修课 |
24 |
0 |
C |
1.5 |
2 |
英文:Introduction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
1143100007 |
中文:物理实验Ⅱ(1) |
自然科学类(实验) |
必修课 |
|
18 |
C |
0.75 |
2 |
英文: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Ⅱ(1) |
1260005003 |
中文:工程训练B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实践) |
必修课 |
|
|
C |
2 |
2周 |
英文:Engineering training B |
1030201056 |
中文:航空航天技术博览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必修课 |
16 |
0 |
C |
1 |
2 |
英文:Aerospace Technology Exposition |
1208100905 |
中文:大学生创业基础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必修课 |
16 |
0 |
C |
0.5 |
16 |
英文: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Foundation |
第三学期建议最低修读 21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21学分,选修课程: 0学分 |
第四学期实施方案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周) |
讲课 |
实践 |
1150001006 |
中文:英语(4)* |
工具类(英语) |
必修课 |
32 |
0 |
S |
2 |
2 |
英文:College English(4)* |
1190006021 |
中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实践*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64 |
16 |
S |
5 |
4 |
英文: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
1120002229 |
中文:流体力学B*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40 |
0 |
S |
2.5 |
4 |
英文:Fluid Mechanics B |
1120002202 |
中文:燃烧学*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40 |
0 |
S |
2.5 |
4 |
英文:Combustion Theory |
1190005024 |
中文:形势与政策4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8 |
8 |
C |
0.5 |
1 |
英文:Strategy and Policy (4) |
1220000008 |
中文:体育(4) |
体育类 |
必修课 |
2 |
30 |
C |
1 |
2 |
英文:Physical Education(4) |
1143100008 |
中文:物理实验II(2) |
自然科学类(实验) |
必修课 |
0 |
18 |
C |
0.75 |
2 |
英文: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II(2) |
1120002002 |
中文:热工基础A*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46 |
2 |
S |
3 |
4 |
英文:Basic Thermal EngineeringA |
1120003233 |
中文:专业认识实习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实践) |
必修课 |
|
|
C |
2 |
2周 |
英文:Practice in Production |
1120002208 |
中文:CAD制图基础 |
专业与专业方向 |
选修课 |
16 |
16 |
C |
2 |
4/ |
英文:Basic CAD Drawing |
第四学期建议最低修读 21.2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19.25学分,选修课程:2学分 |
第五学期实施方案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周) |
讲课 |
实践 |
1190005025 |
中文:形势与政策5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8 |
8 |
C |
0.5 |
1 |
英文:Strategy and Policy(5) |
1120002003 |
中文:热工基础B*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42 |
6 |
S |
3 |
4 |
英文:Basic Thermal EngineeringB |
1060006011 |
中文:机械设计基础B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58 |
6 |
S |
4 |
4 |
英文:Machine Design Basis |
1120002228 |
中文: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专业与专业方向 |
选修课 |
24 |
0 |
C |
1.5 |
/4 |
英文:modern analytic technique |
1020004006 |
中文:电工及工业电子学B*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48 |
8 |
S |
3.5 |
4 |
英文: Electrics and industrial electronics B* |
1120003201 |
中文:流体机械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32 |
0 |
S |
2 |
2 |
英文:fluid machinery |
1060006012 |
中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实践) |
必修课 |
|
|
C |
2 |
2周 |
英文:Course Design of Machine Design Basis |
1120002210 |
中文:换热器计算设计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实践) |
必修课 |
|
|
C |
2 |
2周 |
英文:course design of heat exchange |
1120003219 |
中文:热工实验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实践) |
必修课 |
|
|
C |
3 |
3周,分散进行 |
英文:Therm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
1080006081 |
中文: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指导 |
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 |
必修课 |
16 |
0 |
C |
0.5 |
2 |
英文:Career Choosing and Employee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
1120002209 |
中文:储能原理与技术 |
专业与专业方向 |
选修 |
24 |
0 |
C |
1.5 |
/4 |
英文: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for energy storage |
1070003001 |
中文:控制工程基础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 |
必修课 |
42 |
6 |
S |
3 |
4 |
英文:Introduction to Control Engineering |
第五学期建议最低修读 2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23.5学分,选修课程: 0学分 |
第六学期实施方案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周) |
讲课 |
实践 |
1190005026 |
中文:形势与政策6 |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 |
必修课 |
4 |
4 |
C |
0.25 |
4 |
英文: Strategy and Policy (6) |
1120003220 |
中文:锅炉原理* |
专业与专业方向(必修部分) |
必修课 |
48 |
0 |
S |
3 |
4 |
英文:boiler theory |
1120003221 |
中文:汽轮机原理* |
专业与专业方向(必修部分) |
必修课 |
48 |
0 |
S |
3 |
4 |
英文:turbine theory |
1120003222 |
中文:烟尘污染控制技术 |
专业与专业方向(选修部分) |
选修课 |
24 |
0 |
C |
1.5 |
/4 |
英文:control technology for coal-burning flue gas and smoke |
1120003223 |
中文:热力系统工程* |
专业与专业方向(必修部分) |
必修课 |
40 |
0 |
S |
2.5 |
4 |
英文: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
1120002215 |
中文: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
专业与专业方向(选修部分) |
选修课 |
22 |
2 |
C |
1.5 |
4/ |
英文: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
1120003034 |
中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综合训练 |
专业与专业方向(实践) |
必修课 |
|
|
C |
3 |
3周,分散进行 |
英文: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120003035 |
中文: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
专业与专业方向(实践) |
必修课 |
|
|
C |
3 |
3周 |
英文:Course Design of Boiler theory |
第六学期建议最低修读16.2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4.75学分,选修课程:1.5学分 |
第七学期实施方案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周) |
讲课 |
实践 |
1120003224 |
中文:热电联产及供热 |
专业与专业方向(选修部分) |
选修课 |
24 |
0 |
C |
1.5 |
/4 |
英文:Combined Heat and Power |
1120002224 |
中文:能源动力测试技术 |
专业与专业方向(选修部分) |
选修课 |
24 |
0 |
C |
1.5 |
/4 |
英文:Measur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Energy and Power |
1120003225 |
中文:集控运行 |
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必修部分) |
必修课 |
32 |
0 |
S |
2 |
4/ |
英文:centralized control operation |
1120003226 |
中文: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
专业与专业方向(选修部分) |
选修课 |
24 |
0 |
C |
1.5 |
4/ |
英文: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rmal equipment |
1120002225 |
中文:核能发电原理与技术 |
专业与专业方向(选修部分) |
选修课 |
24 |
0 |
C |
1.5 |
/4 |
英文: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nuclea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
1120003227 |
中文: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
专业与专业方向(实践) |
必修课 |
|
|
C |
3 |
3周 |
英文:Course Design of Turbine theory |
1120003037 |
中文:热力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
专业与专业方向(实践) |
必修课 |
|
|
C |
2 |
2周 |
英文:Course Design of 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
1120003228 |
中文:电厂金属材料 |
专业与专业方向(选修部分) |
选修课 |
16 |
0 |
C |
1 |
/4 |
英文:Metal material of Power Plant |
1120003229 |
中文:热电联产及供热 |
专业与专业方向(选修部分) |
选修课 |
16 |
0 |
C |
1 |
4/ |
英文:Combined Heat and Power |
1120002221 |
中文:分布式能源系统 |
专业与专业方向 |
选修 |
24 |
0 |
C |
1.5 |
4/ |
英文: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
1120002226 |
中文:土建基础 |
专业与专业方向 |
选修 |
16 |
0 |
C |
1.0 |
/2 |
英文:Basic civil construction |
1120003230 |
中文:能源管理与节能 |
专业与专业方向 |
选修 |
16 |
0 |
C |
1 |
4/ |
英文:Energy Management and Saving |
1120002038 |
中文:专业生产实习 |
专业与专业方向(实践) |
必修课 |
|
|
C |
2 |
2周 |
英文:Production Practice |
1120002043 |
中文:科技文献检索与英文写作 |
专业与专业方向(实践) |
必修课 |
分散进行 |
|
C |
2 |
2周 |
英文:searching and reading of scientific papers and English Writing |
第七学期建议最低修读17.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1学分,选修课程:6.5学分 |
第八学期实施方案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学分 |
学时(周) |
讲课 |
实践 |
1120003231 |
中文:毕业设计 |
专业与专业方向(实践) |
必修课 |
|
|
C |
16 |
16周 |
英文:Graduation Design |
1120003232 |
中文:毕业教育◆ |
专业与专业方向(实践) |
必修课 |
|
1周 |
C |
0 |
1周,第八学期分散进行 |
英文:Graduation education |
第八学期建议最低修读1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18学分,选修课程: 0 学分 |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十一、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 |
毕业要求 |
要求1 |
要求2 |
要求3 |
要求4 |
要求5 |
要求6 |
要求7 |
要求8 |
要求9 |
要求10 |
要求11 |
要求1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实践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实践 |
|
|
|
|
|
|
|
√ |
|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实践 |
|
|
|
|
|
|
|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
英语 |
|
|
|
|
|
|
|
|
|
√ |
|
√ |
计算机程序设计(VB) |
|
|
|
|
√ |
|
|
|
|
|
|
√ |
大学计算机 |
|
|
|
|
√ |
|
|
|
|
|
|
|
体育 |
|
|
|
|
|
|
|
√ |
|
|
|
|
高等数学Ⅰ |
√ |
|
|
|
|
|
|
|
|
|
|
|
线性代数B |
√ |
|
|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 |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Ⅲ |
√ |
|
|
|
|
|
|
|
|
|
|
|
能源与环境导论 |
|
|
|
|
|
√ |
√ |
|
|
|
|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
|
|
√ |
|
|
|
|
|
|
|
|
|
工程力学 |
|
√ |
√ |
|
|
|
|
|
|
|
|
|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A |
|
|
|
√ |
|
|
|
|
|
|
|
|
CAD制图基础 |
|
|
√ |
|
√ |
|
|
|
|
|
|
|
燃烧学 |
√ |
√ |
|
√ |
|
|
|
|
|
|
|
|
集控运行 |
√ |
√ |
|
|
√ |
|
|
√ |
|
|
|
|
流体力学B |
√ |
|
|
√ |
|
|
|
|
|
|
|
|
汽轮机原理 |
√ |
√ |
√ |
√ |
|
|
|
|
|
|
|
|
热电联产及供热 |
√ |
√ |
√ |
√ |
|
|
|
|
|
|
|
|
热工实验 |
|
|
√ |
√ |
|
|
|
|
|
|
|
|
锅炉原理 |
√ |
√ |
|
√ |
|
|
|
|
|
|
|
|
电厂金属材料 |
√ |
√ |
√ |
|
|
|
|
|
|
|
|
|
热工基础 |
√ |
√ |
|
√ |
|
√ |
|
|
|
|
|
|
物理实验 |
|
|
|
√ |
|
|
|
|
|
|
|
|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实验 |
|
|
|
√ |
|
|
|
|
|
|
|
|
认识实习 |
√ |
|
|
|
|
√ |
|
√ |
|
√ |
|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综合训练 |
|
|
√ |
√ |
√ |
|
|
|
|
|
|
|
工程训练B |
|
|
|
|
|
√ |
|
|
|
|
|
√ |
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
√ |
|
|
|
|
|
|
|
|
|
|
|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生产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科技文献检索与英文写作 |
|
|
|
|
√ |
|
|
|
|
√ |
|
|
认识实习 |
|
|
|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 |
|
|
√ |
√ |
|
|
|
|
|
|
|
土建基础 |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
|
|
|
|
|
|
√ |
|
|
|
|
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指导 |
|
|
|
|
|
|
|
|
|
|
|
√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创新基础 |
|
|
|
√ |
|
|
|
|
|
|
|
|
大学生创业基础 |
|
|
|
|
|
|
|
|
√ |
|
√ |
|
创新创业实践 |
|
|
|
|
|
|
|
|
√ |
|
√ |
|
社会实践 |
|
|
|
|
|
|
|
√ |
|
|
|
|
公益劳动 |
|
|
|
|
|
|
|
√ |
|
|
|
|
军训 |
|
|
|
|
|
|
|
|
√ |
|
|
|
人文社科选修课 |
|
|
|
|
|
|
|
√ |
|
|
|
|
热力系统工程 |
√ |
√ |
|
|
|
|
√ |
|
|
|
|
|
热力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烟尘污染控制技术 |
√ |
√ |
|
√ |
|
|
√ |
|
|
|
|
|
能源动力测试技术 |
√ |
√ |
|
√ |
√ |
|
|
|
|
|
|
|
核能发电原理与技术 |
|
|
√ |
|
|
|
√ |
|
|
|
|
|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
|
|
√ |
|
|
|
√ |
|
|
|
|
|
流体机械 |
√ |
√ |
√ |
|
|
|
|
|
|
|
|
|
能源管理与节能 |
|
|
|
|
|
√ |
|
|
|
|
√ |
|
换热器计算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十二、辅修专业和双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 名称 |
课程属性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注 |
讲课(含研讨) |
实践 |
学科教育课程 |
学科基础课 |
1 |
中文:燃烧学 英文:Combustion Theory |
必修 |
2.5 |
40 |
40 |
|
第四学期 |
|
2 |
中文:热工基础 英文:Basic Thermal Engineering |
必修 |
6 |
96 |
88 |
8 |
第四、五学期 |
|
3 |
中文:流体机械 英文:fluid machinery |
必修 |
2 |
32 |
32 |
|
第五学期 |
|
4 |
中文:流体力学B* 英文:Fluid Mechanics B* |
必修 |
2.5 |
40 |
40 |
0 |
第四学期 |
|
集中实践环节 |
5 |
中文:热工实验 英文:Therm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
必修 |
2 |
2周 |
|
2周 |
第五学期 |
热工基础 |
6 |
中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综合训练 英文: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必修 |
2 |
周 |
|
2周 |
第六学期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课 |
1 |
中文:锅炉原理 英文:boiler principle |
必修 |
3 |
48 |
48 |
0 |
第六学期 |
热工基础、燃烧学 |
2 |
中文:汽轮机原理 英文:turbine principle |
必修 |
3 |
48 |
48 |
0 |
第六学期 |
热工基础、流体机械 |
3 |
中文:热力系统工程 英文:Thermal system Engineering |
必修 |
2.5 |
40 |
40 |
0 |
第六学期 |
|
4 |
中文:核能发电原理与技术 英文: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nuclea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
选修 |
1.5 |
24 |
24 |
|
第七学期 |
|
5 |
中文:烟尘污染控制技术 英文:Desulph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Station |
选修 |
2 |
32 |
32 |
|
第六学期 |
|
集中实践环节 |
1 |
中文: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英文:Course Design of Boiler Principle |
必修 |
3 |
3周 |
|
|
第六学期 |
|
2 |
中文: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英文:Course Design of Steam Turbine |
必修 |
3 |
3周 |
|
|
第七学期 |
|
3 |
中文:热力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英文:Course Design of Thermal System Engineering steam turbine |
必修 |
2 |
2周 |
|
|
第七学期 |
|
4 |
中文:换热器计算设计 英文:Heat Exchang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
必修 |
2 |
2周 |
|
|
第五学期 |
|
5 |
中文:毕业设计 英文:Graduation Design |
必修 |
16 |
16周 |
|
|
第八学期 |
|
说明:需在备注中需说明双学位要求的课程和先修课程